八角堂

原石清水八幡宮的重要佛教建築物中,八角堂是唯一留存至今的佛堂。歷史上石清水八幡宮曾是實踐「神佛習合」(神道教與佛教相融合)的「社寺」綜合體。八角堂中曾經供奉的阿彌陀佛,與至今仍供奉於石清水八幡宮本殿的八幡神之間,也大有關聯。
這座朱紅色的八角佛堂具有很罕見的建築風格:並非標準的正八邊形,壁面長度不完全相等,簡單來說,可以將八角堂看作一個切掉了四角的正方形。儘管這座佛堂始建於13世紀,但如今的形態卻只能追溯到17世紀。在高階貴族和權勢領主的捐贈下,八角堂經歷過數次重建與修葺,這樣的經濟支持也反映出當時阿彌陀佛與八幡神信仰的影響力和普及程度。
1868年,明治政府頒佈「神佛分離令」拆分神道教與佛教,致使石清水八幡宮必須移除範圍內的一切佛教建築及佛像法器。為保全八角堂,附近正法寺的一位前住持出面,在1870年將八角堂安置於如今所在的一座古墳頂上。
曾供奉於八角堂的阿彌陀佛是一尊3公尺高的木雕坐像,佛像上沒有製作者署名,但根據其樣式風格,有研究者猜測可能是鐮倉時代(1185-1333)著名雕刻家快慶的作品。這尊佛像被認定為國家重要文化財產,自1998年開始在京都國立博物館展出,後在2008年被移入正法寺。
2012年,八角堂現址及舊址作為石清水八幡宮的組成部份,一同被指定為國家史跡。佛堂本身在2019年完成了一次大規模翻修,基於大量研究分析,佛堂內外均採用明亮鮮豔的色彩重新漆繪,以重現數世紀前的風采。
八角堂內部一般不對公眾開放,但每年都有幾次特別開放的機會。